每当提到让冰手冲好喝的窍门,除了咖啡豆要选什么,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到底要加多少冰块。那今天就跟大家来聊些冰块问题吧。
冰块在冰手冲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
与常规的热冲不同,冰手冲增加了冰块这个“配角”,且它并不担任萃取咖啡的角色。也就是说,冰块替代了原本应该注入咖啡粉里的热水,被单独“拎”了出来,相当于By pass(旁路水)。如果仍按热冲的参数进行,咖啡往往容易变得淡如水,要想保证它该有的浓度,就得适当调整萃取的框架。
冰手冲里,冰块的首要任务是降温。在冰块全部融化完之前,热咖啡能够快速冷却变成冰的。其次,分享壶里的冰块还得“协助”我们稀释咖啡液,所以计算总水量时得提前把冰块纳入计算。基于以上2点,我们在决定冰块用量时,就看它能否足够让温度快速降到冰镇效果,同时又不会把浓度稀释太多,导致口感很水。
比例应该如何分配?
在选择粉水冰比例时,我们需要知道:水少冰多,风味物质释出太少,咖啡容易萃取不足;水多冰少,浓度上不够“空间”让冰块施展,咖啡还没降温就已经变淡了。在总结了多款咖啡豆的冰冲方案后,M Stand认为1:10~1:12的粉水比例最好拿捏,不易因为比例问题而翻车。
参考门店出品,单杯咖啡是使用15克咖啡粉,粉水比例为1:10,即总共注入150克热水,剩余由冰块补足。若按1:15的热冲粉水比,即还需要加入75克左右的冰块。
冰块有哪些讲究?
M Stand出品冰饮时都会打开冰箱的冷冻层取出提前剥出的老冰块,并非出自制冰机。使用老冰和新冰对萃取的影响会很大吗?为此,M Stand做了一个冰块上的对比实验。以相同参数萃取同一支咖啡豆,分别采用新制的嫩冰和冻过好几天的老冰进行对比。
老冰是25立方厘米冰格的自制冰块,基本单个冰块约重30克,每次使用4颗,大概120克重。嫩冰是从制冰机取出直接使用,体积如骰子大,多为不规则形状,同样是称重120克。
咖啡豆:15克翡翠庄园绿标瑰夏
研磨度:20号标准筛通过率85%(EK43s刻度9.5)
粉水冰比例:1:10:8 150热水+120克冰块
水温:92℃
滤杯:Hario V60
两组冰手冲在摇晃冷却后,风味几乎没差别,都呈现出淡淡的绿茶清香和柔和的柑橘调,并带着些许蜂蜜甜。空调房室温下,制冰机组的冰块在9分钟后全部融化完,而老冰块组则在冲完的17分钟后才融化完毕。冰块融完后,口感都有所变淡。当热咖啡冷却至5~10℃,将两壶咖啡的冰块变化状况作对比,老冰组残留在液面上的碎冰更完整,融化速度明显更慢。
有条件就用老冰吧~
由这个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,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冷冻过的老冰明显硬度更高,加上较大的体积让自身融化速度比新制的冰粒融化更为缓慢,咖啡的冰镇效果自然也保持得更久。
所以,如果我们手头上的制冰磨具做出来的冰粒偏小,当有了制作冰手冲计划时,不妨提前冻好充足的老冰做准备。这样在正式冲煮阶段,加入的目标冰量能让咖啡稀释后达到适中浓度,同时带来恰好的冰镇口感。